2005年9月1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上门十三回 矛盾终得解
本报记者 王志浩 徐晓 文/摄  

  位于杭州城东的江干区四季青街道是“钱江新城”核心区。随着杭州市“城市东扩、沿江发展”战略的实施,四季青街道大量土地被征用,当地农民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。“综治中心成立后,充分发挥了化解调处矛盾的作用,保障了建设的顺利推进,维护了一方平安。”四季青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炳发说。
  昨天,记者来到了四季青街道综治中心,却发现来办事的人并不多。街道综治办主任华毛银说:“在我们的工作中,基本上不是群众找上门,而是我们走下去,主动解决问题,把矛盾消灭在第一时间。”他告诉记者,街道综治中心针对“钱江新城”建设,建立了长效联调工作机制,街道三套班子领导组成了联调层,很多时候包括“一把手”在内的领导都在一线联调,不分昼夜做疏导工作。
  周炳发告诉记者,由于安置面积会比原有面积少一些,加上部分村民对拆迁补偿不满意,工作难度很大。好多政策、法律的规定需面对面交流才能使村民心服口服,但村民普遍对上门的工作人员有很大的抵触情绪,一般都要主动上门八九次才能做好一家的工作。“有一次做一户工作,开始一次两次去,他们连外面的大铁门都不给进,脸都不露一下;去了六七次后,总算让我们进门,但是连个坐的地方都不给,水也不给喝一口;经过苦口婆心反复工作,在第十三次上门,我们终于把补偿协议和安置协议给签了下来。”
  记者了解到,四季青街道综治中心从2003年以来共接待来信来电1495件,来访670批1167人;去年来,中心联合调解成功案件221起,调解成功率99.3%,有两次还成功避免了命案的发生。